□ 孙莹莹
“要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尤其是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病亡者家属等的心理疏导工作。”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持续推进,做好相关群体尤其是全国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的心理工作,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回归正常工作生活,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应引起社会重视。
一、部分治愈出院患者压力较大
根据国家卫健委通报信息显示,截至4月22日全国已有78063名感染新冠肺炎患者出院。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部分治愈出院患者压力较大。
一是遭受歧视。据媒体报道,一些治愈出院的患者,在重新融入社会之时,遭遇到一些不理解和歧视。有的患者回到小区,被邻居“另眼相看”;有的解除隔离想回公租房,结果被“婉拒”;还有部分患者出院后就接到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相比身体遭遇病毒的创伤,这些歧视给心理带来的伤害可能更为隐蔽,这种痛苦较难排解。
二是重大疾病后的心理应激客观存在。新型冠状病毒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害,对其心理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首先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在经历严重身心创伤后产生的最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具有病程长和高度致残性的特点,少数患者病程可达数年,或转变为持久的人格改变甚至自杀自伤等。有数据显示,汶川地震半年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达9.7%,SARS疫情发生两年后,有10%左右的患者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
其次是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问题。有学者对SARS康复患者心理状态调研,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的检出率分别为16.4%和10.1%。
此外,部分治愈出院患者可能会出现疑病和强迫障碍,虽反复至医院检查未查出器质性疾病,仍怀疑自体患有严重疾病。明知没有必要却无法控制,如强迫性洗涤、强迫性检查等。或者出现躯体化障碍,表现为过分关注各种躯体不适、反复监测体温等。
二、主客观原因造成心理难题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一是主观方面。导致歧视行为的心理根源主要是首先人们由于对死亡的恐惧而导致的过度防卫心理。新冠肺炎因其较强的传染性和致病的严重性,难免会诱发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公众因为对新冠肺炎的过分恐慌,会表现为排斥一切与之相关的人与物,以试图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同时疫情引发的挫折感导致对特定群体的敌意。为了防控疫情,严格的封控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这些难免引发人们的挫折感,从而可能导致对外界的敌意和攻击行为,以此缓解内心的焦虑和愤怒。对新冠肺炎患者及其家属的抵触行为,可能就是一种“对外攻击”的表达方式。此外,还有对疾病缺乏科学的认知。少数康复患者还可能“复阳”、“假阴”,这些都加剧了对康复患者的排斥。
二是客观方面。 部分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治愈出院时,并未完全恢复其受损的器官功能,一定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按《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健康管理方案(试行)》的规定,在患者较为集中的地区要安排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社区康复任务。但当前基层医疗机构的康复专业能力和资源仍有不足,社区掌握康复患者居家的基本情况,但介入康复过程和力度却相对有限。
三、加强对治愈出院患者关心关爱
加强对治愈出院患者的关心关爱,促进其心理康复,是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后疫情时期社会稳定大局的重要内容。针对治愈出院患者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面临的心理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让“不歧视”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普及新冠肺炎的科学常识及与之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已经达到出院标准的患者其实已经不具备传染性,盲目排斥治愈出院患者完全没有必要。同时,过度反应的应激心理是有害的,居民意识到应当抵制病毒而非病毒感染者。
二是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和干预。可由各级卫健委牵头,整合心理领域的社会力量,为治愈出院患者提供专业心理服务。对于失去亲人的治愈出院患者应重点关注,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开展走访慰问与心理危机排查,“一对一”建立心理档案与疏导。对于中、重症治愈出院患者,应组织专业的心理支持力量进行为期一到三个月的追踪观察,确保出院患者一旦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能够及时得到专业的心理援助。对于轻症治愈出院患者,以调整情绪和疏导压力为主,可以通过心理热线,团体辅导等形式进行疏导。
三是形成关心关爱的社会氛围。应重视和加强对治愈出院患者的帮扶,帮助他们重建依托家庭、社区和工作单位的社会支持系统,对因病致贫,生活困难的家庭予以救助,为他们创建信任、关怀和支持的社会环境。增进社区互信,鼓励邻里互助,以利于患者尽早回归社会。
四是构建医疗机构和社区的联动机制。推动基层医疗机构与社区对接,由基层医疗机构承担出院患者健康管理的主体责任,积极建设康复医疗数据平台,对治愈出院患者康复过程进行全程管理。新冠肺炎出院后的康复医疗纳入医保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比例给予报销,减轻其经济负担,以争取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期。 (作者单位:武汉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