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毛易媛 通讯员 张素华 李菡)近日,一名患者因腰痛到武汉市第三医院就医,竟发现双肾多发结石、血肌酐超标。医生痛心道:“高尿酸已毁了你的关节和肾!”
原来,45岁的张先生是位烧烤店老板,5年前首次痛风发作,大脚趾红肿剧痛,每次都是自行服用止痛药缓解后便不再理会。近年来,他的手指、肘部逐渐长出“石头”,关节变形。目前,张先生正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内分泌科接受系统治疗,包括口服非布司他降尿酸、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尿毒清护肾、间苯三酚缓解肾绞痛,泌尿外科正会诊讨论手术方案。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内分泌科邓向群主任医师说,“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沉积引发的疾病,表现为反复关节红肿热痛,但危害远不止于此。它会破坏关节,当尿酸结晶形成痛风石,侵蚀骨质甚至能导致残疾。当尿酸结晶堵塞肾小管,引发肾结石、肾衰竭。此外,高尿酸加速动脉硬化,增加心梗、脑卒中风险。 ”
“对于痛风,很多人像张先生一样存在误区,导致病情延误了。”邓医生补充说,“张先生认为发作时吃止痛药就行,其实秋水仙碱、非甾体药仅能缓解急性炎症,不降尿酸,长期依赖可能伤胃、伤肾。还有一些患者,尽管每次体检都查出尿酸高,但自认为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其实当尿酸>540μmol/L即使无症状也需药物干预,否则器官损伤悄然发生。也有患者和张先生一样,认为控制饮食就可以控制痛风,其实饮食控制仅能降低血尿酸60-90μmol/L,多数患者仍需药物维持达标。”
邓医生强调,“早期规范治疗痛风可以有效阻断或显著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及时控制发作可避免反复炎症导致的软骨和骨质破坏。持续降低尿酸可溶解已形成的尿酸盐结晶,防止新结晶沉积,减少急性发作频率。早期启动降尿酸治疗可显著减少急性发作频率,延缓关节破坏。
“控制痛风是一个长期工程。”邓主任说,“控制目标是无痛风石者尿酸<360μmol/L,有痛风石者<300μmol/L。在通风发作急性期抗炎止痛,缓解期持续降尿酸,听医嘱用药,不要自行‘见好就收’。同时,改变生活习惯,每日饮水>2000ml,限制酒精、内脏、浓汤,鼓励食用低脂乳制品、新鲜蔬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