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毛易媛 通讯员 张素华 李菡)近日,25岁的黄女士因“纳差一周伴乏力”来武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接诊的郭欢欢医生发现她年纪轻轻的,但脸色暗沉、巩膜发黄,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郭医考虑肝脏有损伤。随后给患者完善了血常规、肝肾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一查发现患者肝功能受损,肝酶和胆红素三项均呈倍升高,但奇怪的是腹部超声并未发现结石、肿瘤等疾病。
这么年轻的患者究竟何因导致肝功能不全?郭医生对化验结果进行详细查看,发现患者血、尿检测中显示砷剂量超标。郭医生问诊得知,女孩平时有便秘情况,一直困扰着她。
原来,女孩半年前一次牙龈发炎口服了“牛黄解毒丸”,不仅牙齿不痛了,发现排大便也顺畅了很多,想着发现了治便秘的好法子,上网一查,这个药是中成药,主清热解毒、散风止痛功效,不仅能治疗上火,还能排毒养颜。在随后的生活中,大便稍不顺畅,她就口服几颗牛黄解毒丸。
最初的几个月,身边的朋友偶尔提醒她,皮肤越来越暗黄了,可她并没在意,身体也没发现有任何异样。就这样过了大半年,直到这几天,她感到持续性地胃口非常不好,整天无精打采的,才到消化内科就诊。
郭医生告诉她牛黄解毒丸的主要成分包括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砷是一种有毒元素,长期服用牛黄解毒丸,雄黄中的砷会在体内逐渐蓄积。人体对砷的代谢相对较缓慢,当摄入的砷超过人体的排泄能力时,多余的砷就会在肝、肾、骨骼等组织和器官中沉积,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砷的含量不断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砷中毒。患者可能出现统症状如肢体麻木、乏力、记忆力减退等。
武汉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团队积极为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治疗,给予二巯基丙醇驱砷、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治疗,同时给予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如护肝、护肾治疗;除此之外,给予5%-10%的水杨酸软膏、维生素E软膏外用改善皮肤色素沉着及角化的症状等等。经过综合治疗,患者的肝肾功能均有所改善,胃口逐渐恢复,皮肤的角化及色素也有所减轻。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消化内科郭欢欢医生告诉大家,“砷中毒的风险与牛黄解毒丸的剂量、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为确保用药安全,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牛黄解毒丸,避免自行长期、过量服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