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毛易媛 通讯员 张素华 李菡)近日,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消化内科成功为一名患者进行了ESD微创手术,有效治疗了其早期食管癌变。
今年3月,45岁的刘先生出现了上腹部疼痛、烧心、口苦、没食欲等症状。他并未在意,因为肠胃道偶尔不舒服是常有的事儿,于是自行购买了胃药服用。然而,这次不同以往,几天过去了,症状并未得到丝毫缓解,刘先生这才前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医生细询问了他的病史和症状,发现他这毛病时好时坏已经有几年了。根据刘先生的情况,医生迅速为其预约了胃镜检查。检查结果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刘先生的胃部存在较大的胃溃疡,同时食管粘膜也存在明显的病变,其进行病理化验结果提示为“食管异形增生”,这意味着刘先生可能患有食管癌。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食管癌”,刘先生和家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担忧之中。消化内科团队耐心为其解答病情,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微创手术方案。医生告诉他,手术过程和再做一次内镜检查是一样的,无需有任何担忧。在内镜下用微型电刀精准剥离病变黏膜,能完整切除病灶,又能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组织功能。
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医生在镜下将病变黏膜剥离、切缘干净,病变组织已被完整切除。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即通俗所说的“早早癌”。术后,刘先生在医院接受了5天的观察和治疗便顺利出院。出院时,医生叮嘱他要定期复查,以确保病情的稳定。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消化内科主任彭波提醒说,“消化道早癌往往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很容易被误认为普通胃肠不适而延误就诊。刘先生的经历在临床中屡见不鲜。消化道早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消化道肿瘤不会突如其来,从正常黏膜到癌变往往需要数年甚至10余年时间,这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窗’进行干预,一旦出现胃肠道症状,常规口服药物不能缓解,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应及时进行胃肠镜检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消化道肿瘤治愈率的关键。”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