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胡梦、万凌翔、黎婉婷、傅坚)7月20日,江城武汉发布橙色高温预警,天气炎热又恰逢周末,不少市民选择到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赶“冬病夏治”集。据统计,该院今年“冬病夏治”异常火爆,截止到20日上午10点半,已经超1万人次。
今年“冬病夏治”人数明显多余去年
清晨6点,湖北省中医院的医务人员们就早早到岗,将药材和敷贴用品摆放好准备迎接头伏的第一批患者。6点半,提前半个月就预约好“冬病夏治”的李女士来到耳鼻喉科“抢了头贴”,这已经是她第三年“冬病夏治”了。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头伏天气较热,艳阳高照,加上是周末,不少市民“携家带口”组团来湖北省中医院“冬病夏治”。7点多,医院针灸科诊室内就闻到了艾灸味,“提前半个月就约满了,今天一天估计要做70个三伏灸。”接诊医生说。不到8点,儿科诊室也挤满了人。到10点左右,湖北省中医院三个院区加上凤凰门诊层层爆满,大厅也挤满了患者。“前两年头伏遇到下雨,的确没有这么多人,今年明显感觉到人好多。”连续三年来医院冬病夏治的周女士感叹道。
许多市民前往湖北省中医院进行“冬病夏治”。通讯员供图
专家们也明显感觉到今年来“冬病夏治”的患者多了起来,可能恰逢周末,再加上今年伏天是30天,大家都不想错过治疗的好机会。“除了三伏贴、三伏灸,今年我们还增加了中药熏蒸、足浴、代茶饮、耳穴埋豆等多种项目,丰富了冬病夏治的内涵和方式,吸引了更多患者。”针灸科主任医师韦丹介绍。
年轻人也开始重视健康
医院针灸科诊室内,今年来做三伏灸的年轻人也不少。32岁的王先生说自己爱熬夜、喝冷饮,想通过中医传统疗法增强体质,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所以今天很早就来了。
孩子贴上三伏贴。通讯员供图
33岁的王女士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自己曾在湖北省中医院“冬病夏治”好几年,治好了鼻炎,一早她就带着孩子也来到儿科治疗鼻炎。儿科主任张雪荣介绍,的确有很多年轻的父母信赖中医,让家里的老人、孩子都开始用中医治病。
伏天虽是30天,错过头伏也能治
“冬病夏治”是中医传统特色疗法,遵循“天人相应”理念,利用夏季阳气最为旺盛、人体气血通畅、经络传导能力强的时机,通过特定的中医手段,如穴位贴敷、艾灸、足浴等,来治疗或预防冬季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冬病”常见为虚寒性疾病,例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关节疼痛等。这些病症在冬季往往会加重,而夏季人体阳气升发,此时进行治疗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起到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冬季发病几率的作用。
7岁的小豪(化名)在妈妈的陪伴下完成了今年“冬病夏治”的首次贴敷。小豪每到秋冬季节就容易感冒,打喷嚏、流清涕,严重时还会引发鼻炎,影响学习和生活。“去年听朋友说‘三伏贴’有效,抱着试试的心态带孩子来了,没想到冬天感冒发作次数真的少了。”小豪妈妈说,今年特意赶在头伏第一天来复诊,医生根据孩子的恢复情况调整了贴敷方案,还搭配了小儿推拿辅助调理。“我自己平时怕冷,冬天手脚冰凉,今天我也开了三伏贴和三伏灸,希望今年冬天能够过个‘暖冬’。”小豪妈妈笑着说。
“冬病夏治”。通讯员供图
“今年天气持续炎热,其实非常适合三伏贴灸。”韦丹解释,一方面高温环境下人们长时间窝在空调房,喜食冷饮,导致体内湿寒之气加重;另一方面高温天气使得人体阳气更为充沛,腠理更加疏松,气血也更趋向于肌表,这为“冬病夏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身体内环境,贴灸疗效更好。
韦丹提醒,“冬病夏治”建议连续治疗3-5年效果更好。没赶上头伏的市民也不用担心,今年伏天虽然是30天,但在7月20日到8月18日期间每天都可治疗,三次治疗间隔5-7天即可。三伏期间,市民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生冷辛辣,治疗后要避风保暖,不要空调直吹,减少冷饮摄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