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毛易媛 通讯员 张素华 陈舒)一场由快速减肥诱发、险象环生的暴发性心肌炎,让44岁的武汉市民李先生猝然倒下,命悬一线。在心脏停跳、室颤不止的危急关头,武汉市第三医院医护团队上演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接力”,运用先进的体外心肺复苏(ECPR)技术,历经一周的生死搏斗,最终将他从死亡线上拉回。7月28日,康复中的李先生专程向救治他的医护团队送上四面锦旗,表达深深的感激。
危急!锻炼后猝倒,接力心肺复苏抢生机
时间回溯到2025年6月23日傍晚,家住武昌区后长街的李先生像往常一样锻炼后骑电动车回家。18时20分许,刚到小区门口,他突然感到胸口剧痛、喘不上气,还没来得及坐下休息,便倒地不起,四肢抽搐。同行同伴立即拨打120求助。
武汉市急救中心首义站接到报警后,敏锐判断患者极可能发生心跳骤停。考虑到救护车抵达现场需5分钟以上,而心脏停跳超过4-6分钟将导致不可逆脑损伤,急救人员立即通过电话指导同伴持续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PR),为后续抢救赢得宝贵时间。18时30分许,急救人员抵达现场,无缝衔接继续心肺复苏,并火速将患者转运至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科。
决战!室颤顽固,ECMO建立生命通道
18时47分,患者抵达急诊科。急诊科周斌、余平医生接诊时,李先生已无心跳,心电图显示为致命性的室颤。急诊团队立即进行电除颤、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并同步一键启动院内最高级别的抢救流程——急诊ECMO(体外膜肺氧合)流程。
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董芳带领ECMO团队火速赶到。此时,尽管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和多次电除颤,李先生的心脏依然表现为“顽固性室颤”,血压无法维持,全身器官濒临衰竭,自主心跳恢复希望渺茫。董芳当机立断:必须立即启动ECMO,用这台“人工心肺机”暂时替代衰竭的心脏功能,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然而,体重达80公斤的李先生血管位置深,常规穿刺置管异常困难,董芳决定采用皮肤切开暴露血管的方式置管。烧伤科主治医师杨飞迅速支援,团队通力协作,成功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精准地将维系生命的管道置入股动静脉。随着ECMO机器的顺利运转,生命的希望重新注入。
溯源!快速减肥疑为诱因,多学科协作锁定元凶
在ECMO维持生命的同时,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董芳医师又同心内科李东升主任共同讨论后,决定由熊晓昉、张磊医生在ECMO支持下为李先生进行了紧急冠脉造影,结果排除了心肌梗死。此时,多项检验结果回报,李先生心肌酶持续飙升,且出现大量恶臭便,便检提示肠道感染。
血液病原体检测最终揪出“元凶”:李先生同时感染了红细胞细小病毒和人类细小病毒(B19)。医院专家团队继续全力追查病因,据其家人反映,李先生近两周反复胸闷,自认为与肥胖有关,未就医仅自行服用速效救心丸,并开始“突击减肥”:大幅减少饮食量并加强运动,短短两周减重十几斤。但胸闷症状非但未缓解,反而在运动后加重。
专家会诊认为,快速减肥导致免疫力下降,可能诱发病毒感染入侵心肌,最终导致了极其凶险的暴发性心肌炎。由于患者危重无法活检,团队结合临床果断按暴发性心肌炎方案展开救治。
重生!ECMO成功撤离,脑功能恢复超九成
在ECMO支持和针对暴发性心肌炎的综合治疗下,李先生的心脏功能奇迹般地开始恢复。6月29日,经评估达到撤离ECMO标准。整形外科季伟副主任医师为患者撤除ECMO置管做最后的保障。撤管后发现患者血管条件不好,血管内膜分层,整个右下肢出现血运障碍,为了保证患者下肢的血液供应,季伟博士将患者动、静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修复,恢复了下肢血运,保住了患者的腿。撤离机器后,重症团队又为其量身定制了康复计划。
7月10日,昏迷多日的李先生终于睁开了眼睛。从最初的简单回应,到认出亲人,再到清晰回忆职业、住址等细节,他的认知功能快速恢复。
“对以前的事能回忆到80%吗?”董芳查房时问道。“不止,最少90%!”李先生自信而开心地回答。这标志着整个抢救过程——从第一时间的现场CPR,到院内高效的ECPR(ECMO辅助下的心肺复苏)生命链——不仅挽回了生命,更最大程度保护了大脑功能,避免了严重后遗症。目前,李先生已能下地行走半小时,步履日益稳健。
警示!专家呼吁:不适及早就医,科学减重是关键
回顾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治,董芳主任医师分析道:“李先生早期反复胸闷已是预警信号,应及早就医排查,而非自行服药或归咎于肥胖。更关键的是,他体重超标却采取极端的快速减重方式,短时间内大幅掉秤导致免疫力下降,可能为病毒感染并诱发暴发性心肌炎埋下祸根。”她说,“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骤、进展迅猛、死亡率极高。”
“此例成功救治堪称生命奇迹!”董芳说道,相关指南显示,类似需要ECPR的患者存活率仅在13%-34%之间,而心跳骤停超过40分钟仍能获得良好神经功能预后的存活率更低,约仅15%,40分钟以内也仅约30%。
“李先生的成功脱险,得益于环环相扣、分秒必争的‘生命接力’:同伴第一时间正确实施CPR、120急救人员专业指导与转运、急诊科快速反应、重症ECMO团队精准施治以及全院多学科的高效协作。”武汉市第三医院医务部副主任汪涛说。
武汉市第三医院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出现胸闷、气短等心脏不适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判断用药。减肥务必遵循科学规律,循序渐进,切忌急功近利。同时,普及急救知识至关重要,一旦发现有人倒地意识丧失、呼吸异常,应立即呼救并尽早开始规范的心肺复苏,这将极大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希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