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健康频道

精细雕刻助力青年损毁双耳“再生”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6日15:33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毛易媛 通讯员 张素华 汪峥)“没想到还能重新拥有健康的双耳!感觉自己重生了!”近日,青年王先生(化姓)在经过武汉市第三医院整形外科主任杨艳清医生团队治疗后,摸着自己完整的双耳感慨不已。

多年前,王先生因意外烧伤,导致头部严重烧伤,也因此失去了双外耳,仅剩约1厘米大小的耳甲腔。多年来,他曾四处寻访医生,都因伤情过于复杂无法重建。今年8月,王先生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就诊。

武汉市第三医院整形外科主任杨艳清主任医师接诊判断后说道:“虽然情况复杂,但能够恢复!”杨艳清医生坚定的语气,让王先生一家顿时看到了希望。

据悉,耳朵是人体表面最为复杂的三维器官,拥有三层结构,十多个解剖单位,有着三十多处细微凹凸结构,耳再造手术必须将这些细微结构进行精确的重建。其过程,不仅涉及到皮瓣、筋膜瓣、肋软骨的切取,还需要掌握耳支架的雕刻、植皮等技巧。因此,耳再造手术也是医学界一致公认的外科手术中难度极高的项目。

杨艳清医生分析道,“王先生由于经历头部烧伤,导致耳部出现瘢痕性皮肤,较之普通耳再造手术,其耳再造难度更大。”

他介绍,“耳再造手术一般取自体的肋软骨,经雕刻后,形成外耳朵支架,将其植入耳部所在位置。再将该区域原有皮肤扩张,用扩张后的皮肤覆盖在骨支架上,通过重建皮肤供血功能,使得扩张后的皮肤与骨支架组成形成新的耳朵。”

而烧伤导致的瘢痕性皮肤,由于凹凸不平,使得皮下层次复杂。在扩张皮肤时,往往容易出现破溃,导致皮肤难以存活,增加了再造难度。此外,由于王先生年龄已超过30岁,其肋软骨出现钙化,导致软骨变得脆且缺乏韧性,在雕刻成为耳支架时,更加难以制作。“雕刻时,手一点,软骨就会碎,太轻,则难以达到标准造型。必须像走钢丝一样,又准又稳。”该科主治医师余明薇说。

针对王先生的情况,杨艳清医生团队在原有耳再造技术基础上,改进瘢痕性皮肤扩张器埋置技术,通过在耳后筋膜下埋置扩张器,有效防止扩张皮肤破溃的风险。同时,利用干细胞移植辅助皮肤牵张再生技术,以及移植血管基质成分,进一步防止扩张皮肤发生血运障碍,显著改善扩张皮肤的质量。在雕刻软骨时,则直接在软骨上切取与耳轮、对耳轮弯曲度相近的软骨块,避免软骨因塑型造成断裂的风险。

考虑王先生是双耳缺失,在设计外耳造型时,杨艳清主任团队还特意参考了王先生父亲和堂弟的外耳造型,还原其原有耳朵形状。“一般来说,父系兄弟外耳造型都是最像的。”最终,在通精巧操作下,约7厘米长度的双耳被成功塑造。

据了解,该院整形外科瘢痕性皮肤外耳再造技术,今年入选为武汉市首批核心医疗技术“强基技术”。

【责任编辑:班跃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