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健康频道

新疆小伙在汉获新生 援疆万里架起救命桥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05日23:15 来源:

湖北日报讯 (记者龙华、通讯员杨芒、高婷、实习生黄晨曦)昨日下午3时,年过七旬的李希良和张惠芝夫妇,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赶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看望刚刚经历心脏瓣膜修复与肾移植联合手术的儿子李涛。隔着重症监护病房的玻璃窗,李涛意识清醒,朝父母竖起大拇指。

半个月前,李涛因尿毒症加终末期心衰还在死亡线上挣扎,经过2名湖北援疆干部的帮助,他顺利接受手术,重获新生。

“心、肾功能各项指标都趋近正常。康复出院后,他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听到身边主刀医生之一周江桥的介绍,夫妇俩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感谢!感谢包括您在内所有给了儿子再次生命的湖北人!”

36岁的李涛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简称“第五师”)电视台的一名记者。2009年,他在当地医院先后查出慢性肾功能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进行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术后依靠透析维持生命。

此后,李涛又经历了透析感染、胆囊结石、车祸骨折、甲状旁腺亢进严重脱钙……7年的病痛折磨让曾经酷爱踢足球、屡获新闻奖的李涛,只能坐轮椅,身高由1.7米萎缩至1.5米。期间,李涛一边接受一周3次的透析治疗,一边等待着可供移植的肾源。

去年11月8日,我省第六批援疆干部、挂职第五师电视台副台长的熊江泳偶然得知李涛的情况,迅速联系援疆战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医生、挂职第五师医院副院长的汪斌。

汪斌立即与武大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主任周江桥一起,对李涛病情进行远程会诊。会诊结果:相比新疆,武汉配型成功几率更高,移植手术可以进行。

上月26日,李涛来汉,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了详细的身体状况评估和配型检查。经查,李涛的心脏脆弱,其功能只相当于常人三分之一,接受肾移植手术,心脏很可能承受不了手术负荷。李涛除肾移植外还需接受心脏修复手术。李涛全家商议后决定,配合医院全力一搏!

今年1月4日,武汉一位脑死亡患者捐献器官,配型结果与李涛一致。1月5日凌晨4时,李涛被送进了手术室。

20多人的手术团队严阵以待,麻醉、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器官移植、心脏外科相互配合、无缝对接,夏中元、王志维、周江桥等专家接力上阵。

5日晚上10时,历经18小时,手术完成。

6日凌晨3时,李涛苏醒,说出了第一句话:“医生,我的手术真的结束了吗?”得到肯定回答,他流下了泪水。

6日上午,熊江泳、汪斌从新疆飞回武汉看望李涛。看到两位熟悉的“亲人”时,李涛握住他们的手久久不愿放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