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郑晶晶 通讯员高婷 柳婷 罗晓纯)湖北随州50岁的刘女士患有终末期肺病,必须移植肺脏才能活下去,术前检查她又得知自己内脏器官全部反位,是罕见的“镜面人”……幸运的是,近日她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来了匹配的肺源,顺利接受了双肺移植手术,不日即可出院。这是我省首例“镜面人”双肺移植术。
刘女士是湖北随州人,自幼身体羸弱多病。15年前起,她就开始出现反复胸闷咳嗽,后来病情越来越重,天气转凉时还会咯血,看病住院成了家常便饭。当地医院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去年12月,刘女士转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林慧庆副教授接诊后发现,刘女士已经出现肺气肿、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长期反复的肺部感染已经影响了她的心脏,还患有肺心病,不能走动,只能卧床。肺移植是唯一的生存途径。
然而,林慧庆拿到术前CT检查报告后发现,刘女士的内脏全部反位,是镜面人,“她的心脏、主动脉位于右侧胸腔,肝脏则在腹腔左侧,脾脏在腹腔右侧,属于典型的镜面人。”
林慧庆说,一般来说,全内脏反位的“镜面人”若没有病变,几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不幸的是,刘女士错位的肺一直在不停“闹脾气”,任何药物无法逆转。综合国内外的文献和报道,全球只有10多例此类病例。在湖北,为“镜面人”实施肺移植手术更是第一次。为此,该院肺移植团队格外谨慎,为刘女士制定了缜密的肺移植手术方案和术后康复预案。
4月1日,刘女士终于等来了与她匹配的爱心捐献肺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康敢军副教授、林慧庆副教授与著名肺移植专家、该院特聘教授陈静瑜教授等人组成肺移植团队,在该院器官移植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ECMO等团队的通力合作下,手术成功。
术后,刘女士新的双肺迅速开始工作,氧合非常好,心跳血压也很稳定。经过严密的监护和评估,刘女士平稳转入监护病房。在ICU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刘女士在术后第2天就顺利脱离呼吸机,畅快地自主呼吸。
昨日记者了解到,刘女士已经转回胸外科普通病房接受进一步康复治疗,已能下床活动,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近期即可出院。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