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健康频道 > 健康头条

图文:接续奋斗再出发 铺筑荆楚健康路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9日08:23 来源: 湖北日报

图为:群众积极参与“健康中国荆楚行”活动。

图为:黄梅县小学生认真聆听血防健康知识。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医院马丁教授团队改写卵巢癌的国际诊疗指南,保留了患者做妈妈的权利。

图为:协和医院创办的儿科血液病房爱心学校已走过16个年头。

图为:2017年,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春雷一声响,万蛰苏醒来。改革开放40年,荆楚卫生健康事业在改革春风激荡下,主动对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加快推动健康湖北建设,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整完善生育政策,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40年,只是历史长河里的一个小小片段,却注定会被历史深刻铭记。

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

健康湖北建设全面推进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40年的改革征程,以健康为中心,从理念到自觉,逐步定格为卫生健康事业的底色;健康湖北建设,从构想到实践,逐步发展为湖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重要战略。

以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历史透过一个个重要时刻,为全面深化改革标注下鲜明的印记。2017年3月23日,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人民健康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衔接配套健康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引导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努力构建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覆盖全人群的健康保障格局,成为地方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自觉行动。

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纵深延展。40年来,卫生健康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机构协同配合、资源上下联动、服务全程接序的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新体系初步形成;坚持医防结合、防治管整体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和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基本建立;健康事业、产业并举,社会办医蓬勃兴起,健康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40年来,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从5940个发展到3.64万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11.52万张发展到37.53万张;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从14.06万人发展到39.97万人。我省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占全省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近60%,三级民营医院数量达到18家,位居全国前列。

以健康为中心的运行机制逐步完善。从供需两端发力,政府、社会、行业和个人四个层面协同,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治理机制;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各部门各负其责、协调联动的部门协同机制;以医保资金总额预付、结余留用为核心,以向基层和防控一线倾斜的薪酬制度为重点的激励机制;以健康期望寿命、国民体质标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体育锻炼人数、慢病管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水质改善情况等为重要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管理的健康评价考核机制等,制度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的各项举措协同推进,健康湖北建设成为增进全省人民健康福祉、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强大引擎。

选准了方向,前进就不会迷茫;走对了道路,前景越来越宽广。历史的沧桑巨变,总是在今昔对比中给人以强烈震撼。

——全省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1990年至2017年,从综合反映国民健康的重点指标上看,我省发生了“一升两降”的显著变化:人均预期寿命从67.25岁上升到76.63岁;婴儿死亡率由39.11‰下降到了4.92‰,孕产妇死亡率由130.00/10万下降到了9.87/10万,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保持中西部地区领先地位。

——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2017年7月,全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双提升新闻发布会在武汉召开,重点推介我省经验。目前,我省以“一主两副多极”为支撑的区域医疗中心格局初显,先后创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98个,省级三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310个;在以器官移植为代表的疑难重症救治技术、以介入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以转化医学为代表的多学科理工融合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综合救治能力进入国内第一方阵,部分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建有国家级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中医药重点专科105个,居中部地区首位。

——重大疾病防治成效显著。40年来,我省消灭了天花,消除了丝虫病、黑热病、地方性碘缺乏病,基本消灭了麻风病,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县达到防治阻断标准,提前两年实现国家确定的规划目标。免疫规划从最初的4苗防6病,到现在的14苗防15病,保持了无脊灰状态,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全省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由1978年的2649/10万降至2018年的576/10万。

——公共卫生服务提档升级。全省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由15元增加到55元,14类45项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惠及城乡。开展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为核心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高血压、糖尿病、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3岁以下儿童、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全部纳入健康管理范围。全省14个城市迈进国家卫生城市行列,200多家医疗机构开展“医养融合”服务。建立居民饮用水三级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实现城镇供水水质卫生每日检测与发布,农村改水改厕稳步推进。

——卫生应急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建成水陆空一体化卫生应急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逐年下降,圆满完成“东方之星”客轮翻沉、98年洪涝灾害防病救灾等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任务。到2018年,全省共设立2256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点,组建急性传染病防控、中毒、核和辐射四类卫生应急队伍1155支,7市县获评国家卫生应急示范县区。

从“破除逐利机制”到“体现公益性质”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时针指向2009年。这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新医改从此拉开了序幕。近1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我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焦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化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宜昌市“互联网+服务”的分级诊疗服务管理体系和当阳市、枝江市公立医院改革先后获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彰,宜都市被国家列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市,我省“两控四改”、枝江市“打包预付促医院主动控费”分别荣获2016、2017年度全国医改十大创新举措。

在解决看病难方面综合发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医疗资源的配置持续优化,以县域医共体为代表的多种模式医联体建设规范发展,已覆盖89个三级医疗机构,210个二级医疗机构,960个一级医疗机构。大力实施体系建设、政策支持、人才培养、互联网+“四强基层”,县域内就诊率稳定在90%以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稳步推进,优先覆盖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开展改革诊疗服务协作体系试点,全面推广枝江医共体建设、当阳互联网+分级诊疗经验,推动医共体内人才、资源柔性流动,提高基层首诊能力,实施医保资金总额预付、结余留用政策,建设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同时,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得到加强;全省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管理体制、价格机制、人事薪酬等配套改革深入推进,逐步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医疗服务更加优质便捷。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加强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和质量控制,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在解决看病贵方面综合施策。推进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控药品虚高价格,改“招标准入”为“采购准入”,落实带量采购,推行“两票制”,建立短缺药品常态储备制度,虚高药价逐步得到控制。科学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全省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降至10%左右。开展改革基本医疗服务模式试点,试点地区住院患者人均自付费用降到20%以内。同时,健全完善全民医保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90元,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全省全部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全面开展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2013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实施大病保险,累计受益近50万人次,报销金额近20亿元;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并与大病救助衔接。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制定远程医疗、日间手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价格政策和医保支付标准,明确总额预付、结余留用政策。健康精准扶贫扎实推进,在全国率先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四位一体”健康扶贫模式,全面实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普遍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便民惠民服务。截至2018年6月底,全省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减少到33万户,降幅为54.8%。

在提升获得感方面综合问效。坚持改革与改善并重,逐步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烦心事操心事。连续实施改善医疗行动服务计划,实行预约挂号、分时段诊疗、自动缴费、智慧药房等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补齐急救、精神、康复、护理、养老等短板领域。启动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实行互联网+签约服务,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基层与上级医院的药品衔接,落实长处方、延伸处方等,适当放宽基层慢性病用药目录,解决患者基层就医用药难题。加强健康促进,强化医改传播,为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建立完善综合监管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医疗行业综合监管体系,双随机一公开机制逐步完善。开发医疗服务智能监管平台,初步实现了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的全流程监管。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

从“只生一个好”到“全面两孩”

人口均衡发展成效显现

民之所系,政之所向。从“只生一个好”到“单独两孩”“全面两孩”,生育政策的调整完善顺应了时代发展,贴近了群众需求。自“全面两孩”政策实施3年来,我省二孩出生相比“单独两孩”政策下多出生40余万人,政策平稳运行。

计划生育工作发展转型。加快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由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调控总量、提升素质和优化结构并举转变,由管理为主向更加注重服务家庭转变,由主要依靠政府力量向政府、社会和公民多元共治转变”的“三个转变”,推动计划生育政策与户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经济社会政策衔接配套。在全国率先开展“人文、服务、法治、智慧”四个计生建设,率先将计划生育与上户口脱钩。全面推行生育证件办理制度改革,对符合“全面两孩”生育条件的夫妻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

基本生育服务模式改革深入推进。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为契机,在武汉新洲区、荆门钟祥市等地开展基本生育服务免费试点工作并在全省推开,围绕孕前、孕期、分娩到分娩后全生育过程,为孕产妇提供安全实惠、公平可及的免费基本医疗保健服务,为适龄儿童提供免费常规接种等健康管理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生得起、生得好、生得健康”的问题。

利益导向政策持续发力。构建以生育支持、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老人赡养、病残照料为主题的家庭发展政策框架,以“幸福计生·关爱关怀”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开展金秋助学行动,5年内省本级共筹集千万元资金对1313万名困难计生家庭女孩上大学给予资助和奖励。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的扶助力度,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

妇女儿童关怀全面加强。将影响妇幼健康的重大疾病防控纳入公共卫生服务范围,为近400万农村育龄群众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达到95.90%,农村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82.95%。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及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传播等系列重大项目,累计近亿名妇女儿童受益。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由2006年的不足20%上升到2017年的94%,筛查出的患儿全部得到及时治疗。

40年改革向前,40年不忘初心。而今,走在改革开放延长线上,“将改革进行到底”的蓝图已经绘就,湖北省卫生健康系统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一体两翼”战略思维,推进“两控四改”工作举措,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迈向健康湖北建设的新征程。

改革开放 湖北省 健康 【纠错】编辑:cmstop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