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通讯员梁时荣)从风华正茂的壮年到年逾九十的耄耋老人,从上海到武汉,再到十堰,桂世澄辗转大半个中国,用一个甲子的时间置身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作为湖北医药学院和十堰市太和医院的创始人,他矢志不渝,沥尽心血,推动了学院和医院的发展。如今已94岁高龄,仍坚持每周上四次门诊。他体恤患者,尽量开便宜药,认为治好病就行。他以时至暮年还能看病而感到十分开心。他坚信自己能坐诊到一百岁。
一个信念:到党和国家需要的地方去
桂世澄,1945年赴上海同济大学学习,1950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因品学兼优留校深造。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1952年7月,他主动请缨赴朝抢救伤员,直到战争结束后回到上海。1955年桂世澄又受组织派遣,到武汉参与建设武汉医学院(现同济医院)。1965年,桂世澄正率队赴阳新县治疗血吸虫病,途中接到通知——“去十堰,创办武汉医学院郧阳分院及其附属医院”。
桂世澄擅长儿科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对小儿感染、神经、呼吸、肾脏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独到研究。如果从学医时算起,桂世澄在医学岗位已经干了73年,他把一个多甲子的时间献给了医疗卫生事业,献给了鄂西北人民。
“我们这代人单纯,走哪儿都一个信念,党和国家需要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初到十堰,儿科就他一个医生,培训、临床、教学、科研都他一人扛。手写教材,无资料索引,只能凭扎实的记忆功底,先搭框架,再在实践中点滴完善。他的妻子顾群仙本是护士,他每天教她临床儿科知识。一次为抢救一个消化道大出血的6岁孩子,输血十几次桂世澄才抢救成功。累瘫在工作岗位的他,仍闭眼复述手术的每一个细节,妻子认真记录,后来这个病例被编入医学教材。
桂世澄常年以病房为家,一旦碰到特殊病人他都亲自接诊。他还突破重重困难,主持了科研课题“蝉素栓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疗效观察”,经鉴定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他的影响下,儿科遵循“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专业人才。而今,太和医院儿科仅高级职称专家就达30多人,连续四届以第一名的成绩被授予湖北省省级重点专科。
一份执着:只要头脑清醒就坚持行医
桂世澄的住房是1971年建的,90平米,摆设简单,最重要的是离医院近。他每周4次坐诊,7点半准时出门,步行去医院。虽然已是93岁,他的生活依旧非常规律。
儿科每天就诊的人多,病情形形色色,但在桂老心中,病理脉络清晰,他不急不躁,每次接诊十几个病人,早8点医院放号,半小时后他的专家号就排满了,不足10平方米的门诊病房围满患儿家长。
“桂医生,我儿子已经咳嗽半个月了,仍不见好转。”桂世澄接过患者家属提供的病历认真看完后,拿起听诊器对患儿的肺部仔细听诊。“还好,孩子的肺部没有听到杂音,说明肺部还没有被感染,我再给你换一种药试试看。”
“我想给孩子打几针,打针来得快。”孩子家长焦急地说。“这是误导,这么小的孩子,哪有经常打针的。这样吧,我再给你换一种药,回去喝几天,如果还没好,再来找我,这是我的坐诊时间。”桂世澄把坐诊时间写在一张纸上,递给患儿家长。
从8点半到11点,一上午的时间,桂世澄接诊了20多名病人。医院担心他身体吃不消,特意规定每周一、三、五、六上午是他坐诊时间,每天只看20名患者。
桂世澄教授还十分体贴关心病人。他总是会根据病情,尽量开便宜药。他说“药不分贵贱,治好病就行。”他每次在接诊患儿时,会仔细看病历,询问家长上次吃的什么药,如果效果好,先不开药,建议回去观察两天再来。
小王是太和医院的一名护士,医院特意安排她协助桂世澄录医嘱、开处方、协助病人写病历。“有了小王的帮助,我每天工作轻松多了。”桂世澄教授感叹:“人到暮年还能继续为患儿看病,感到十分开心。”他说,“我要坚持坐诊到一百岁。”
一段佳话:市民子孙三代都找他问诊
一位市民曾在网上这样评价桂世澄,“每每孩子生病,我们做家长的都很着急。如果刚巧是桂老爷子坐诊,心里顿时放心了很多。老爷子医术精湛,态度和蔼可亲,把孩子交给他,我们很放心。”
作为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创始人,桂世澄长期的坚守换来了很多患儿及家属的信任,现在很多人祖孙三代都找他看过病。聊到这件事情时,桂世澄感慨:“能得到患者全家的信任,是医生最大的幸福。”
家住五堰的李先生和桂世澄是老熟人。几天前他还带着1岁的小孙子来找桂世澄看病。据李先生介绍,他小时候,父亲就经常带他找桂世澄看病。儿子出生后,也没少找桂世澄看病。如今有孙子了,依然找桂世澄看病,“我们一家老小都找桂老看过病,药到病除,关键是对待病人像亲人一般。”
在桂世澄的行医生涯里,像李先生这样,祖孙三代都找他看过病的患者不胜枚举。太和医院儿童医疗中心主任王大斌说:“桂老是我的恩师,他已经退休快30年了,但好多患者还希望他留在医院坐诊。在桂老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医院会继续聘任他的。”
对于患者和医院的信赖,桂世澄说,“我要感谢门诊,因为坚持坐诊,大脑才没有老化。我想趁着自己还能动,多为孩子们看看病。能做点自己喜爱的事情,我觉得蛮开心。在门诊上,经常碰到很多我50年前的病人带着他们的孙子来找我。这种感觉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