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杨丽丽)心脏换瓣术后服用抗凝药未遵医嘱定期监测,一男子出现罕见华法林致自发性小肠壁内血肿、急性肠梗阻、短肠综合征等一系列重症,历经四个月,两次手术,闯过三大"鬼门关",九死一生后恢复顺利。
小肠广泛壁内血肿
王春林(化名)2017年8月曾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术后长期口服抗凝药华法林,期间也曾因凝血功能异常调整剂量。去年9月30日,他吃完早饭后感到腹部胀痛,随之出现恶心、呕吐,两天后,腹部疼痛加剧,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肠梗阻,因病情重连夜转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
就诊时王先生心率加快、血压低,生命危在旦夕。入院迅速完善一系列检查提示:凝血功能中的多项指标已超过极限值,CT表现小肠周围及相应肠系膜区积血、腹腔大量积血,肠腔狭窄及近端肠管扩张、积气、积液。医生认真查看病人后发诊断为服用华法林致肠壁内血肿引起的腹腔内出血、急性肠梗阻,决定急诊手术。术中发现,王先生腹腔1000ml暗红色不凝血,小肠广泛壁内血肿,部分小肠缺血坏死,多处小肠浆膜层撕裂。如若不及时手术,持续腹腔出血可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而肠管坏死穿孔后也会引起严重的腹腔感染导致感染性休克。病情进一步加重将导致患者死亡的风险。
抢救之路"步步惊心
凌晨三点的无影灯下,江从庆主任医师与胸心血管外科医生反复讨论,谨慎地制订每一步方案。病变累及范围广泛,但轻重程度不尽相同,为了尽可能挽救小肠,江主任决定输注大量血制品以及维生素K拮抗华法林,1分钟、5分钟、30分钟、1个小时过去了……希望总是会眷顾永不言弃之人,王先生大部分小肠血肿逐渐吸收,肠管色泽基本恢复红润。随后,医生反复检查确认后,切除了110cm毫无生机、已经坏死的小肠,近端仅保留了90cm肠管,由于肠管水肿严重,无法一期吻合,遂行空肠、回肠双腔造口。
从ICU转出后,短肠综合征所致的营养供给不足以及造口高流量引起的肾功能不全成为王先生要跨越的第二道"鬼门关"。江从庆主任医师介绍说,人体正常的小肠有4-6米,是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场所,甚至有些营养物质只有到回肠末端时才会被吸收。王先生近端小肠不足1米,大量消化液从造口流失,以致营养物质无法通过肠道吸收,而长期的静脉营养又可能会引起肝功能受损。
为了保证营养供给,江医生团队想了很多办法,刚开始每天静脉给予5000-6000ml营养液。长此以往,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肝肾损害方面,于王先生都是不利的。通过不懈努力,江医生团队尝试把过滤后的近端肠液回输给远端肠管,让患者尽可能利用剩余的回肠吸收营养物质。刚开始,一天一次、一天三次,后来逐渐增加至一天六次甚至更多。每一次都在床旁仔细询问王先生有无腹痛腹胀、排气排便等不适症状。术后四周,王先生全身状况明显好转,转入当地医院康复治疗。
1月3日,王先生再次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准备完成造口还纳手术。由于间隔时间较短,第一次手术又是急诊开腹手术,可能形成广泛的腹腔粘连,手术难度因此很大,而且一旦术中出现副损伤,又将造成不可逆转的致命打击。手术之前通过积极纠正肝肾功能异常、营养不良等一系列治疗。1月14日,江医生为王先生做了肠粘连松解+空肠回肠造口还纳术,将近端90cm空肠与远端250cm回肠完成吻合,恢复了肠道的连续性。经过两周的恢复,王先生已经开始半流质饮食。日前,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像王先生这样,因华法林致自发性小肠壁内血肿导致急性肠梗阻且需要手术的病例,不仅仅是国内乃至全世界都是鲜有报道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钱群主任说,长期需要服用抗凝药的患者,必须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及时调整用量。如若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乃至呕血黑便、牙龈出血、全身瘀斑等出血症状,应及时就诊,大部分血肿可经内科保守治疗而痊愈,而病情加重往往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