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健康频道 > 健康头条

家门口看“专家号” 黄州数字化医共体打通乡村就医“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30日16:36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张茜、黄涛 通讯员孙苗)“患者有轻度脂肪肝,前段时间转氨酶偏高,通过治疗已有所缓解,这几天血压和血糖又开始升高。”8月29日下午,黄冈市黄州区路口镇谢家小塆村,村医卢医生通过远程会诊平台介绍着患者谢大爷的病情。

屏幕另一头的是黄州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凡进,他详细询问了患者检查的各项数值及目前服用的药物,给出了诊断建议,“患者现在主要的问题是转氨酶还在低水平升高,血糖也没调整下来,要加强降脂类药物的治疗,同时每天监测7次血糖,注意控制饮食、加强锻炼。”

远程会诊平台是黄州区数字化医共体建设的重要一环。2018年,黄州区率先启动数字化医共体建设,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建立起支撑医共体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打通了乡村就医的“最后一公里”。

背景:县域医共体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过去,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高级技术人才都集中在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缺人才、缺设备,村医队伍更是老化严重、服务能力不足。乡村患者看病多数得往城里跑,来回一趟往往就要大半天,费时又费力。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2017年,黄州区成立黄州总医院,整合全区17家公立医疗机构和98家村卫生室,吸收湖北智影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等社会力量,建立横向紧密联合、纵向一体贯通的医共体,实行三级联动,县级医院看大病、乡镇卫生院治小病、村卫生室防未病。

“管办分离”是黄州区医共体建设的一大创新举措。区卫健局、区医保局主要负责“管”,即考核、验收、监督等工作;区总医院主要负责“办”,承担全区办医职能,拥有用人选人、机构设置、收入分配等全部管理权。

心脑血管专家到社区坐诊(摄影:张茜)

改革两年,成效明显。2018年以来,黄州总医院共派出医疗专家37人,到乡镇卫生院坐诊、查房、讲课、讲座巡诊,占医疗专家总人数的27.01%,并要求每人1/3时间服务基层,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日渐提高。

据统计,今年1-6月,黄州区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62572人次、住院量3382人次,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3.59%和69.18%。“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医共体的建设,让这样的就医秩序成为群众的就医常态。

成果:“互联网+”打通就医“最后一公里”

在黄州区建新社区卫生服务站,记者看到,社区医生正在使用健康签约一体机为村民测量血压。这台跟平板电脑差不多大小的仪器,能快速检测心电图、血糖、血压等健康指标,居民只需刷下身份证,所有的数据就可以直接推送至“互联网+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

社区医生使用健康签约一体机为村民测量血压(摄影:张茜)

“做完检查,居民还可以通过‘黄州总医院’的小程序查看自己的健康数据。不会用智能手机的,可由他们的儿女绑定亲属号进行查看,也方便了在外打工的子女随时关注自己父母的健康状况。”据建新社区卫生服务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小程序不仅能够实时更新健康数据,还会针对检查结果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

除了健康签约一体机,今年,黄州区还为农村地区配备了9台智能云巡诊车,车上装有B超机、心电图机、生化分析仪、健康一体机等多部医疗设备,可开展7大类、53小项的检查,检查检验能力相当于一个二级医院。

“我患有多年糖尿病,这些年没少往城区的医院跑。现在好了,巡诊车直接开进村里给我们做检查,去村卫生室还有专家远程看诊,不用排队就能看上‘专家号’!”谢家小塆村村民刘大妈笑着说。

作为我省首个数字化医共体试点,如今,黄州区已建成区域数据中心基础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纵向上联省、市医院,下达乡镇卫生院和每一个村诊室,横向与卫健、医保、财政等监管部门相通,打通了乡村就医的“最后一公里”,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

【责任编辑:刘阳】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