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献血大使江涛宣读无偿献血倡议书
武汉市第一医院医务工作者献血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 黄涛通 讯员谯玲玲 图:王娟摄)14日,武汉市节后首场团体献血活动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火热进行,该院百余位医务工作者撸起袖子共计献血近3万毫升,他们用无偿献血这种最真诚的方式保障临床用血、帮助患者渡过生命难关,将白衣使者救死扶伤的精神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延伸。
受传统春节长假以及突变的低温天气影响,我市街头献血人数大幅下降。随着假期结束,各大医院手术及门诊量迅速攀升,血液库存直线下降,对于占比达66%的A、O血型患者而言,临床供血尤其紧张,急需爱心人士伸出援手挽救生命。节后上班的第二天,武汉市第一医院决定联合武汉血液中心、武汉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和FM89.6武汉交通广播,共同开展爱心献血活动。无偿献血倡议书第一时间在全院内扩散,武汉交通广播《896大家帮》栏目通过电波呼吁爱心人士献血。
14日上午9点,以“生命的呼唤·爱的告白 ”为主题的武汉市第一医院医务人员爱心献血活动正式开始。武汉市献血大使江涛宣读无偿献血倡议书后,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们陆续前来体检、献血。很多科室的负责人带头献血,记者看到仅胃肠外科就来了主任肖新波、副主任吴彪、护士长张红芬等一行6人。
武汉市第一医院医疗支助中心的5朵90后护士花,相约前来献血。护士周念此前已献血8次,护士任佳这次是第四次献血,熊秋琪、杜杨和刘露三名护士均为第一次献血。周念护士在该院输血科负责临床血液制品的运送,对每年寒暑假期间的用血紧张情况体会深切。该院输血科的工作人员,为缓解血液紧张,近年来累计献血30余次,献血达2800ml、成份献血21.5个治疗量。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姜慧君,已是有两位宝宝的40+女性,自大学就开始的献血行为仍在继续。“在产科,看过很多产后大出血,惟有血液才能救命,无血则命不保已。”当天是姜慧君第五次献血。
众多年轻医务工作者踊跃献血。该院医务处工作人员邵天年仅26岁,自2012年读大二时第一次献血,当天是第16次献血。
呼吸内科新进男医生罗丹、整形外科医师邓巍,当天手中的献血本都增至5个。罗丹第一次献血始于在同济医学院读书期间,远在湖南的父母担心献血影响身体,当时并不理解。进医院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后,罗丹更加切身体会到用血紧张对临床治疗的影响,“能多为患者尽一份力,是一个医生应该做的。
“全国最美志愿者”、“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聋哑患者就医时的病情“翻译官”张勤,是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介入放射科一名医生,同时也是一名积极的献血者,“因为作为医护人员,知道血液的重要性。”2010年江汉路、2011年华师大校门口,流动献血车上他两次成功献血。此后,每年都主动献血,只可惜工作太累有些检查指标不合格没能献血成功,“浪费了好多机会。”张勤自2018年6月开始注意饮食,2018年8月终于成功献血400ML。此次医院组织献血,他第一时间报名,尽管春节后连续上了三个夜班加一个24小时班,当天仍献血成功,他高兴不已。
有位“献血皇后”也来到了献血现场。王赛华是武汉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的一名普通医生,年仅32岁,目前献血的次数比她的年龄还长。她曾荣获原国家卫计委 2014-201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据武汉血液中心统计,2012年到同济读研以来她的献血记录为28次,这还不包括她2012年在咸宁读本科时多次在献血车上献血。王赛华直至怀孕前一直定期献血,因为正在为8个月大的宝宝哺乳中,当天她不能献血,也来到了献血现场为同事加油鼓劲。
“我以前读医时,就很想为病患做点事,就从献血这样的小事做起。到医院工作后,在外科转过科,知道大的手术对血小板、血浆等血液制品的需求非常大,越发觉得献血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王赛华医生说,作为医务工作者,她知道献血对身体没有伤害,自2006年开始献血,一直以来身体都很好。因为要献血,她对身体的保护意识更加增强。
大学时的室友、现在的老公,均被王赛华成功游说多次献血。她也是无偿献血政策的受益者。母亲三年前大面积脑出血,开颅手术中输了2个单位的悬浮红细胞,术后武汉血液中心为王赛华的母亲报销了用血费用。
武汉交通广播《896大家帮》栏目13日发出献血呼吁后,很多听众受感染当天也来到现场参加献血活动。江汉大学医学院康复系女大学生王言、李师琦,作为志愿者前来献血,王言成功献血后发生低血糖晕倒,现场工作人员一直守护在她身旁。
中午12时,献血活动结束,在短短的3个小时里,共有超过100位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无偿献血,献血总量近3万毫升。
“此次武汉市第一医院组织的团体献血活动是对‘无偿献血先进城市’最好的注解,他们通过实际行动告诉全社会,医生不仅可以治病救人,还可以无偿献血的方式为临床病患带来生的希望。”武汉血液中心副主任袁明超呼吁,采血淡季,希望更多市民能够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为保障全市医疗用血贡献一份力量。